发布时间:2025-08-23 20:41 作者:管理员 点击量:
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,以教育赋能乡村发展、用青春力量点亮童心梦想已成为青年担当的生动注脚。近日,我院“童心港湾,湘信5E”支教团队走进沙坪街道中青社区,开展为期15天(7月3日至20日)的支教活动。团队为30余名儿童开设多元课程,在趣味教学中传递知识;走进文化地标研学,厚植精神根基,用青春行动助力社区教育,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,让青春筑梦与童心成长同频共振。
初心启航:课程精研,筑牢支教基石
7月6日开营前,团队围绕“文化浸润+能力启蒙”核心目标,系统筹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案。聚焦儿童成长需求,精心设计国学、英语、编程等六大类课程,明确“趣味化教学、全方位培养”的实施路径,从课程内容打磨到教学方法创新反复推演,为精准对接儿童学习需求、高效开展十五天支教筑牢基础,以青春热忱奔赴这场童心之约。
课堂耕耘:多元授课,播撒成长种子
国学课程以“浸润式体验”为亮点,通过“拜孔子”仪式、文物故事讲解、经典角色扮演、节气实践等活动,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;英语课程按年龄分层,大班聚焦生活场景化教学,小班侧重基础认知启蒙,借助实物观察、互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;编程与科学课程打开理性思维之门,用通俗比喻讲解原理,通过Scratch编程实践、趣味科学实验,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易懂;手工、舞蹈及作业辅导则从动手能力、身体素质、学业巩固等方面,全方位陪伴孩子成长。支教队员说:“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发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。”
研学赋能:深耕文化,厚植精神根基
课余时间,团队走进当地文化地标,在研学中汲取教育养分。7月13日,湘绣博物馆内,队员们欣赏《百鸟朝凤》等珍品,惊叹于“一根丝线劈成八缕”的精湛技艺,了解沙坪湘绣从传统贡品到国家级非遗的历程,深刻体会到传统手艺中“耐心与细致”的精神内核,为手工课程注入文化底蕴。
7月17日,李白故居的红色教育中,泛黄的电报机、磨损的密码本等展品,还原了烈士在隐蔽战线的峥嵘岁月。听闻其坚守秘密、牺牲时年仅39岁的事迹,队员们深受触动。团队负责人熊同学感慨:“李白烈士守护国家未来,我们陪伴孩子成长,都是用行动传递力量。”
总结收获:初心不改,续写青春篇章
这7月20日,“表彰总结大会”为支教活动画上句点。社区负责人肯定道:“十五天里,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,更养成主动提问、积极表达的习惯,离不开志愿者的耐心引导。”团队为孩子们颁发“国学小状元”等荣誉证书,队员们也分享了“教学相长”的感悟,并计划将湘绣元素融入后续课程,为实践积累经验。
十五天的时光虽短,影响却绵长:于孩子,是知晓“汉字里有故事”“代码能创造动画”;于团队,是懂得“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”;于社区,是探索出“大学生实践+社区教育”的协作模式。“童心港湾,湘信5E”支教团队用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——以课堂为阵地传递知识,以研学为纽带连接文化,以真心为桥梁陪伴成长。正如团队所说:“这个夏天的结束,是下一段实践的开始。我们会带着收获,继续贡献青春力量,让更多孩子感受成长的温暖。”(图文/童心港湾,湘信5E团队 一审/姚丽 二审/何燕 三审/刘锟)